婚礼对新人来说,是把“一辈子一次”揉进每道细节里的仪式——场地要选能映出星空的玻璃房,鲜花要挑刚剪下来的晨露玫瑰,连宴客的菜,都想让宾客咬到“现做的温度”。可上海这位博主的万豪婚礼宴,却把这份“温度”变成了“凉丝丝的失望”。

10月21日,博主发视频吐槽:自己花37.98万在上海中优城市万豪酒店办的婚宴,每桌标价8888元,结果宾客散场时凑过来小声说“菜不对味”——德国咸猪手咬开是冻货加热的干柴感,八宝饭甜得发齁像工厂批量做的,连菜单上写的“新鲜明虾”,吃起来都是软趴趴的冷冻味。“我一开始以为是厨师发挥失常,直到跟着工作人员进了后厨。”博主说,他在厨房橱柜上看到了印着“工业生产批号”的预制德国咸猪手包装,冷冻熟虾装在透明保鲜袋里,连“清炒马蹄笋”都是提前切好装袋的半成品。更糟的是,宴席上的海鲜贝壳剥开后没多少肉,白切鸡端上来时,盘子底还沉着淡红色的血水。

“我找酒店要说法,他们拍着胸脯说‘100%没有预制菜’,可我手机里的视频,连预制袋上的厂家名称都拍得清清楚楚。”让博主更寒心的是,视频发出去没几天,他收到了酒店的律师函——函里说他“发布不实言论”,要求立刻删除所有网络内容,还要在平台公开向酒店赔礼道歉。“我只是把自己看到的拍下来,怎么就成了‘造谣’?”博主说,自己没要赔偿,只是想讨个“为什么承诺的现做变成预制”的说法,可酒店的反应“比菜品更让人难受”。

我们联系了上海中优城市万豪酒店的客服,对方表示“无法回应此问题”;又以消费者身份咨询宴会厅订餐热线,工作人员称“已就视频情况展开调查”,并答应将宴席菜单通过微信发给我们,但截至发稿,仍未收到任何回复。

这事在网上传开后,网友的讨论里藏着最真实的共鸣:有人说“8888元一桌,就算用预制菜也得提前说啊,这是知情权”;有人吐槽“高端酒店卖的是品牌信任,不是‘把消费者当冤种’的底气”;也有人理性说“预制菜本身没问题,但花高端餐标的钱,换的是‘匹配度’——如果早说有预制菜,我可以选别的酒店,可瞒着不说就是”。

其实,婚宴的菜好不好吃,从来不是“贵不贵”的问题,是“诚不诚”的问题。新人花37万办宴,图的不是“每道菜都要厨师现炒3小时”,是“你收了我的钱,得对得起我对‘婚礼’的期待”。而酒店的做法,恰恰踩碎了这份期待:一边用“100%现做”的承诺赚高端餐标,一边用预制菜应付;一边在质疑面前拿律师函“压人”,一边连一份菜单都不敢公开。

说到底,餐饮的本质是“信任”——品牌的logo再亮,也架不住“失信”的消耗。就像网友说的:“今天你了一对新人,明天就会有十对新人绕开你的门”——毕竟,能让消费者记住的,从来不是“8888元的标价”,是“花了钱却被当”的失望。

博主还在等酒店的正面回应,而我们也想知道:那桌8888元的婚宴里,到底藏着多少“没说出口的真相”?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