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胡哲。1982年出生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天生残疾,没有四肢,在左臀部的下方,有一个长着两个脚趾的小脚。出生时在场的人都非常吃惊并感到恐惧。妈妈甚至十几天都不敢给他喂奶。 尼克父亲是位教堂的牧师,母亲是位护士,他们不知道上帝为什么会赐给自己这样一个儿子,十分感到痛苦和无助。然而尼克的父母并没有抛弃他,而是从小培养尼克的生活信心,给他以爱。 几岁时父亲就把他放在浴缸里让尼克学游泳。可是慢慢懂事的尼克知道了自己和同龄孩子的不一样,经常痛苦不已,他甚至在浴缸中想到了溺水自杀。然而他知道,父母给了他生命,并且非常地爱他,自己要珍惜生命,要知道感恩。 一个生命的到来,是上帝的恩赐,生命不易,应该珍惜。于是他从内心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生存欲望感,活着就有希望,活着才能感恩父母,虽然不知道自己长大了会有多大的价值。 在6岁时,父亲教会了他用那两个小脚趾打字,8岁时和同出龄儿一样进入了学校。但由于自己的身体与其他同学不同,在学校饱受别人的歧视和嘲讽。但尼克没有失去对人生的希望和信心。 在学校,有位打扫厕所的工人在遇到尼克时说尼克,你应该去讲演。尼克不以为然地说不行,我不会演说。克尼有很多次与他相遇,那工人都会对尼克说同样的话题,有次尼克对他说,我能讲些什么呢?那工人说,就讲你自己,讲你的经历,讲你的人生。这是你很好的演讲内容。 于是,口才不怎好的尼克就试着给各学校打电话,明确说明自己是位没有四肢的“海豚人",希望去贵校演讲。但得到的都是同样的拒绝。有的还声称怕“吓到"自己的学生。十个,十五个,五十个,终于第五十二个学校免强接受了他的请求。尼克的演讲时间只有短短五分钟,但他知道这是来之不易的机会,他用自己身残志坚的信念和亲身经历的磨难深深打动了台下的听众。给了正常健全人们以奋发向上的信心。 从此,他学会了演讲,也有学校或企业主动约尼克为他们做激励演讲。19岁那年他去各电视台作节目,并发行了人生第一参DVD《生命更大的目标》21岁获得了会计和财务规划双学历。并被提名为澳大利亚年度青年。 父亲认为他应该从事会计工作,而尼克却选择了演说职业。他演说的“足迹"遍布了五大洲,行走了160多个国家。 在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韩国,日本,中国等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中国他己经来了8次,先后在清华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演讲,在中国的各地演说。 有一次在琛圳演讲,观众达几万人之多。人们身穿雨衣冒雨在露天广场听尼克演讲。也许尼克本人也不知道,他的励志演说,激励了多少对生话感到失望和失去信心的人。他们以尼克为榜样去从容面对挫折和失败。让自己重新鼓起了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在学会讲演之前,尼克从未奢望过自己会得到爱情,然而与美丽漂亮的日本女孩宫原佳苗结合给了他一个幸福的家,他已有两个儿子和一对双胞胎女儿。且孩子们身体机能正常,健全。尼克有了一个非常幸福和完整的大家庭。 经济繁荣大发展的时代,有很多的人们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和竟争,在人生的道路上会遇到不少的挫折与坎坷,有的人会逆流而上,有的人会产生颓废与放弃的念头。 试想"海豚人"尼克是怎样笑看失败与挫折的,他是位没有健全四肢的残疾人,从儿时就受到别人的嘲笑和欺凌。他怀着颗感恩的心回报父母和社会 ,并用自己身残志坚,不向命运低头的意志,从一位弱者走向为成功的强者。 我们身体健全者还有什么理由为自己去寻找借口。人生中会遭遇一些困难与挫折,失败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没有一个成功者的道路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只看到了成功者光鲜的一面。 阿里的马云,京东的刘强东,华为的任正非等等这些事业成功者,没有一人走过的是平坦大道,他们走向成功之路上,都充满了泥泞与坎坷。大家看到的只是成功后的结果,而不愿去追溯过程而已。 人生不易,请珍惜自己,感恩你所拥有的。人人都有机遇,抓住机遇,努力拚博,像"海豚人"尼克那样让自己的人生活出精彩!

澳大利亚励志学家残疾

大学生励志宣誓词

学生宣誓词1、我们团结一致,用友爱温暖心房; 我们刻苦勤奋,用汗水浇灌智慧的花朵;我们自强不息,用毅力和豪情,创造辉煌人生!用今天辛勤的汗水,换明天丰硕的成果,我们坚信:汗水点燃希望,信念成就梦想,努力了,拼搏了,我们必将收获!认真了,付出了,我们必将成功!2、我们自信开朗、奋发向上;我们信心百倍、干劲十足!来,让我们携起手,喊出我们的激情!永争第一不畏坚;奋力拼搏永向前;艰难困苦斗志昂;齐心协力创辉煌!3、我是二、一班的一员,我选择了比别人多吃苦。但我不怕,因为我要上大学,上名牌大学!我一定能做到:别人玩耍时我读书,别人读书时我认真读书,别人认真读书时我拼命读书;我一定能争分夺秒,惜时如金,背熟背烂所有应掌握的内容,我决不懒惰,决不放弃!我行!我行!我能行!人生能有几回搏?今日不搏,更待何时?4、我是战士,我要冲锋,我要凯旋,我发誓:不负家长的期待,不负老师的厚望,不负天赐的智慧,不负青春的理想,不作懦弱的退缩,不作无益的彷徨,只要大胆挑战世界总会让步,只要竭尽全力高考一定成功,我必将蟾宫折桂,我注定金榜题名。5、我相信!我出色!我努力!我成功!我要用最积极的心态走进课堂,我要用最自信的微笑应对挑战,我要用智慧培育理想,我要用汗水浇灌希望,我要踏过书山坎坷,我要渡过学海茫茫,我走过的每一步都是成功的保障,相信自己,让胜利的曙光离我们更近相信自己,让未来充满希望和坚强。6、我想信自己的智慧!我坚信自己的潜力!我要把握住自己的命运!为实现理想走进来,为报效祖国走出去。我宣誓:牢记父母嘱托,严守学校纪律,培养吃苦精神,磨练坚强意志;用信念战胜困难,用勤奋战胜惰性,用效率创造成功;做到静、专、思、主,坚持严、细、实、恒,用三年的奋斗与汗水,铸就自己成功的一生。努力!坚持!拼搏!成功!7、我要用智慧培育理想!我要用汗水浇灌希望!我要踏过书山坎坷!我要渡过学海茫茫!我没有失败的理由,我走过的每一步都是成功的保障!我不负父母的期盼; 我不负恩师的厚望;我不负天赐的智慧;我不负青春的理想!不做怯懦的退缩, 不做无益的彷徨!我将带着顽强的微笑,去赢得志在必得的辉煌!相信自我,不断超越!挑战自我,追求卓越!8、我要用最积极的心态走进课堂,我要用最自信的微笑应对挑战,我要用智慧培育理想,我要用汗水浇灌希望,我要踏过书山坎坷,我要渡过学海茫茫,我走过的每一步都是成功的保障,相信自己,让胜利的曙光离我们更近;相信自己,让未来充满希望和坚强。

一个残疾人的励志

-- 一位瘫痪残疾人的奋斗故事

一位瘫痪残疾人的奋斗故事

登上国际颁奖台

2000年8月13日上午8时,捷克首都布拉格的国际体育场内坐无虚席,第五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拉开了序幕。来自54个国家的800多名选手,紧张地进行着有34个项目、为期3天的国际大赛。吴洪生与其他28名中国选手也参加了比赛。

在女装制作组,吴洪生是近百名选手中惟一的男性,评委要求参赛者3个小时内自行设计、制作一件女式衬衣,很多选手没按时做好,而他却仅用了2小时20分钟就完成了制作。他的作品以款式新颖、做工精美赢得了大赛评委的一致认可,众多富有经验的外国选手也都“OK!OK!”地赞叹不已。吴洪生荣获了该项目比赛的金奖。当布拉格市长把金灿灿的奖牌挂在他的胸前时,赛场上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吴洪生的泪水打湿了金牌,他百感交集:“我终于梦想成真了!这不仅是对祖国、对亲友的回报,更是我人生价值的体现。一位韩国记者问我这次拿到金牌能得到多少万奖金,我回答他:‘这奖牌是我的无价之宝,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成功之刻,到处是掌声与鲜花,然而隐藏在掌声与鲜花后面的汗水、泪水又有谁知呢?

不幸孩子的幸福童年

1962年,吴洪生出生于山东省栖霞市寨里镇吴家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里,排行第五,自幼天真活泼,极受家人喜爱。谁料,3岁那年,他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四肢麻木,大小便失禁。父母带着他四处求医问药,小洪生在痛苦的煎熬中一躺就是5年。8岁时,他的病情突然好转:双手可以活动了,大小便有了知觉,两条瘫痪的腿也能动弹了。吴洪生说,这一辈子也忘不了当时的情景:母亲抱着他失声痛声,热泪在他脸上恣意流淌。病情好转后,小洪生就缠着父母要上学读书。刚开始,由哥哥姐姐背他上学,很快,聪明伶俐、好学上进的小洪生就赢得了师生的喜爱。渐渐地,老师和同学们主动轮流背他上学。

后来,同学中的吴柯平、吴柯勇主动承担了接送任务。夏天,烈日炎炎,孩子们喜欢穿一件红色背心,而吴洪生和他的两个小伙伴总是要多穿一件,因为天天背送,时间长了,背与被背者总是一个后背破洞,一个前胸破损。冬天,寒风裹雪,两个孩子背着他相互搀扶着蹒跚而行。一个雪后的清晨,吴柯平背着洪生去上学,不小心滑到了路边1米多深的雪沟里,沟沿上的雪融化结冰了,两人怎么爬也爬不上去了,在雪中折腾了半个小时,最后被一位过路的大爷救了出来。师生们对洪生的关心爱护,使他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懂得了人生的道理。就在师生的背上,小洪生读完了小学和初中的课程。

走过去,前面是个天

1978年,吴洪生以全县统考第5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重点高中,然而在体检时却被无情地刷了下来。眼巴巴地看着朝夕相处的同学升入高中,而自己只能面壁独处,洪生一手抱着母亲的腿,一手捶着床,哭喊着:“妈妈,我要上学,我要读书……”母亲心痛欲裂,却也只有偷偷地抹眼泪。村里人也议论纷纷:“小瘸子捞不着(不能)读书了!”“小瘸子”的字眼象皮鞭一样抽打着洪生,隐隐传来的“铛铛”的上课铃声像针扎一般刺着他的心。吴洪生意识到了残疾将给他带来可怕的人生,痛苦、失落、绝望笼罩着。

一天,洪生趁家人不在,扶着板凳,挪到了父亲保管生产队农药的屋里,想喝药自杀。看着眼前的农药,他禁不住泪如泉涌,就在打开药瓶的一刹那,昔日同学们风里雨里、汗里泪里背着他上学的情景历历在目。“难道大家不辞辛苦地照顾我,换来的竟是我的自杀?”“不,决不能!我要战胜命运,用自己的双手去实现自身的价值!”他擦干眼泪,将药瓶放回了原处。

为了自立更生,洪生开始学钟表修理。两个月下来,家里的两口钟被他折得七零八落,却怎么也组装不到一起。失去耐心之后,他彻底绝望了,死亡的阴影又一次占据了洪生的头脑,他选择了跳井自杀。然而他几次刚爬到井口边,就被家人发现并拦住了。

庆幸的是,吴洪生有一直牵挂、爱护他的良师益友。老师和同学们给他带来了书报,如《把一切献给党》、《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等等,而洪生最喜欢的一本书是伙伴吴柯平送给他的一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自传体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历经战火的洗礼,出生入死,身残志坚的动人事迹深深打动了他。“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给予人的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你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当洪生看到这段时,不禁为自己的过去羞愧不已,他把这段话工工整整地抄录下来,贴在自己的床头,激励自己不断奋进。

见洪生喜欢绘画,父亲就为他买来了一套服装教材。他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初时,在报纸上临摹、剪裁,后来,家里的旧衣服成了他的试验品。没有老师指导,他就自己对照书本中的尺寸裁剪;无法站立,便坐着板凳,伏在炕沿上剪裁……4个月后,在姐姐的帮助下,他把炕当作剪裁桌,门为烫衣板,搪瓷缸为熨斗,开始为亲朋好友免费做衣服。洪生承诺:做好了不要钱,做不好赔偿。他这样逼着自己做好每一件衣服,因为一旦做坏,自己根本无力偿还。渐渐地,他成了十里八乡有名的裁缝。1979年,他到村裁纫组做了一名技术工人,由于他为人忠厚、技术过硬又肯吃苦,在1982年至1996年间,洪生先后被镇供销社服装厂、县二轻局服装厂、烟台佳佳服饰有限公司聘为厂长、经理。

吴洪生的自尊、自强、自立精神赢得了人们的敬佩,也赢得了邻村姑娘徐秀丽的心,两人偷偷相爱了。世俗的冷嘲热讽和家庭的反对没能阻止他们的相爱,不久,身高1?68米、端庄秀丽的健全姑娘徐秀丽做了双腿残疾的吴洪生的妻子,这在当时成了镇里的头条新闻。

有人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坚强的女人。每谈及自己的家人,吴洪生总是一脸的幸福与自豪:“在我眼里,妻子徐秀丽是世界上最伟大、最美丽、最可爱的人,没有她的支持,就没有我今日的成功。”

1996年,在当地政府和妻子的鼓励支持下,吴洪生辞去了佳佳服饰有限公司经理的职务,创办了自己的服装设计中心——梦迪制衣公司。公司成立后,最忙的不是洪生,而是徐秀丽。公司的大小事秀丽都要参予决策,丈夫每到一处她都要搀扶照顾,尤其是上下楼时,怕洪生摔着,她就背着他楼上楼下地跑,每每总是大汗淋漓,她却从无半句怨言。看着背负着自己的妻子浑身被汗湿透的样子,吴洪生的心里便会洋溢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激情,是疼爱更是感激,是依靠更是力量!于是他加倍努力,也不断取得了新的成绩,在短短4年间,他先后夺得了山东省残疾人技能选择赛女装制作项目第一名,全国此类项目第一名,并成功地登上了国际颁奖台。

尽我所能,回报社会

在吴洪生的札记中我看到了这样一句话:“我是个苦命的孩子,但有幸生长在充满友爱和真诚的社会主义大家庭里。作为一个大写的人,与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其他生命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的生存必然有着刚毅和执著的成功,他的发展必须有着为社会作出最大贡献的责任。”

在吴洪生被聘任为厂里、经理期间,他毫无保留地把裁缝技术传授给职工,无偿对200多名职工进行技术培训。1996年,为了让当地的下岗职工“看到一种希望,一种精神,一种鼓舞和激励”,他主动为党和政府排忧,他办的公司当时招收的30名职员都是下岗职工,他常以自己为例,鼓励他们学一技之长,走自立自强的道路。4年来,公司先后安置了30名下岗职工,15名残疾人,使他们走上了富裕之路。公司为国家上交利税5万多元,每年都为干休所的老同志送去衣服和礼品,为社会福利院捐赠款物。

梦迪公司已从负债20万元发展成为净资产达50万元的,集设计、制作、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谈及将来,洪生还有许多想法:“我想扩大企业的规模,再安排50名下岗职工和残疾人就业,成立‘梦迪残疾人服务社”,免费为残疾人提供脱贫致富技术、信息及用品用具,把服务社办成‘残疾人之家’,让‘梦迪’为更多的下岗职工和残疾人创造择业机会,提供技能培训,与他们共拓坚实的人生之路,我要尽我所能,回报社会!” 霍金是谁?他是一个大脑,一个神话,一个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一个科学名义下的巨人……或许,他只是一个坐着轮椅,挑战命运的勇士。 智慧的大脑诞生了 史蒂芬·霍金,出生于1942年1月8日,这个时候他的家乡伦敦正笼罩在希特勒的狂轰滥炸中。 霍金和他的妹妹在伦敦附近的几个小镇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多年以后,他们的邻居回忆说,当霍金躺在摇篮车中时非常引人注目,他的头显得很大,异于常人———这多半是因为霍金现在的名声与成就远远异于常人,邻居不由自主地要在记忆里重新刻画一下天才儿童的形象。 不过霍金一家在古板保守的小镇上的确显得与众不同。霍金的父母都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他的父亲是一位从事热带病研究的医学家,母亲则从事过许多职业。小镇的居民经常会惊异地看到霍金一家人驾驶着一辆破旧的二手车穿过街道奔向郊外——汽车在当时尚未进入英国市民家庭。然而这辆古怪的车子却拓展了霍金一家自由活动的天地。 霍金热衷于搞清楚一切事情的来龙去脉,因此当他看到一件新奇的东西时总喜欢把它拆开,把每个零件的结构都弄个明白——不过他往往很难再把它装回原样,因为他的手脚远不如头脑那样灵活,甚至写出来的字在班上也是有名的潦草。 霍金在17岁时进入牛津大学学习物理。他仍旧不是一个用功的学生,而这种态度与当时其他同学是一致的,这是战后出现的青年人迷惘时期——他们对一切厌倦,觉得没有任何值得努力追求的东西。霍金在学校里与同学们一同游荡、喝酒、参加赛船俱乐部,如果事情这样发展下去,那么他很可能成为一个庸庸碌碌的职员或教师。病魔出现了。 病魔出现了 从童年时代起,运动从来就不是霍金的长项,几乎所有的球类活动他都不行。 到牛津的第三年,霍金注意到自己变得更笨拙了,有一两回没有任何原因地跌倒。一次,他不知何故从楼梯上突然跌下来,当即昏迷,差一点死去。 直到1962年霍金在剑桥读研究生后,他的母亲才注意到儿子的异常状况。刚过完21岁生日的霍金在医院里住了两个星期,经过各种各样的检查,他被确诊患上了“卢伽雷氏症”,即运动神经细胞萎缩症。 大夫对他说,他的身体会越来越不听使唤,只有心脏、肺和大脑还能运转,到心和肺也会失效。霍金被“宣判”只剩两年的生命。那是在1963年。 起初,这种病恶化得相当迅速。这对霍金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他几乎放弃了一切学习和研究,因为他认为自己不可能活到完成硕士论文的那一天。一个女子出现了。 轮椅出现了 霍金的病情渐渐加重。1970年,在学术上声誉日隆的霍金已无法自己走动,他开始使用轮椅。直到他再也没离开它。 永远坐进轮椅的霍金,极其顽强地工作和生活着。 1991年3月,霍金在一次坐轮椅回柏林公寓,过马路时被小汽车撞倒,左臂骨折,头被划破,缝了13针,但48小时后,他又回到办公室投入工作。 又有一次,他和友人去乡间别墅,上坡时拐弯过急,轮椅向后倾倒,不料这位引力大师却被地球引力翻倒在灌木丛中。 虽然身体的残疾日益严重,霍金却力图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泼好动的——这听来有点好笑,在他已经完全无法移动之后,他仍然坚持用惟一可以活动的手指驱动着轮椅在前往办公室的路上“横冲直撞”;在莫斯科的饭店中,他建议大家来跳舞,他在大厅里转动轮椅的身影真是一大奇景;当他与查尔斯王子会晤时,旋转自己的轮椅来炫耀,结果轧到了查尔斯王子的脚趾头。 霍金也尝到过“自由”行动的恶果,这位量子引力的大师级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左右下,跌下轮椅,幸运的是,每一次他都顽强地重新“站”起来。 1985年,霍金动了一次穿气管手术,从此完全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极其艰难地写出了著名的《时间简史》,探索着宇宙的起源。霍金取得巨大成功,但生活的现实取代了爱情的浪漫,他和简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来自直觉的启示:黑洞不黑 霍金的研究对象是宇宙,但他对观测天文从不感兴趣,只有几次用望远镜观测过。与传统的实验、观测等科学方法相比,霍金的方法是靠直觉。 “黑洞不黑”这一伟大成就就来源于一个闪念。在1970年11月的一个夜晚,霍金在慢慢爬上床时开始思考黑洞的问题。他突然意识到,黑洞应该是有温度的,这样它就会释放辐射。也就是说,黑洞其实并不那么黑。 这一闪念在经过3年的思考后形成了完整的理论。1973年11月,霍金正式向世界宣布,黑洞不断地辐射出X光、伽马射线等,这就是有名的“霍金辐射”。而在此之前,人们认为黑洞只吞不吐。 从宇宙大爆炸的奇点到黑洞辐射机制,霍金对量子宇宙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霍金获得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 畅销书之王:《时间简史》 霍金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在全世界的销量已经高达2500万册,从1988年出版以来一直雄踞畅销书榜,创下了畅销书的一个世界纪录。在这本书里,霍金力图以普通人能理解的方式来讲解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运、黑洞和时间旅行等。 在《时间简史》一书的开头,霍金指出:“有人告诉我,我在书中每写一个方程式,都将使销量减半。于是我决定不写什么方程。不过在书的末尾,我还是写进一个方程,爱因斯坦的著名方程E=mc2。我希望此举不致吓跑一半我的潜在读者。”现在看来,霍金完全是多虑了。